朝鮮族象帽舞的文化--青島演出服租賃分享
朝鮮族民族舞蹈——象帽舞是朝鮮族富有代表性的一種舞蹈形式,在我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汪清縣一帶廣為流傳,深受當地朝鮮族居民喜愛。每逢節日、慶典等特殊日子,人們就跳起歡快的舞蹈,搖動色彩繽紛的象帽,線條流暢的長長飄帶旋轉如風,在舞者周圍畫出各種光輝耀眼的美妙彩環,獨具特色的舞蹈體現了朝鮮族人民在勞動、生活中的喜悅之情和活潑大方的民族氣質。
象帽舞作為一種傳統的娛樂形式,歷史悠久。相傳它是由古代朝鮮族人民在耕作時,將大象毛綁在帽尖上左右搖擺用來驅趕野獸的侵擾演變而來;也有人說它源于古代朝鮮人在狩取野獸等食物后,甩動發髻以示慶賀的一種表達形式。無論怎樣,象帽舞現在已發展成為一種綜合性的民間藝術,它把音樂、舞蹈、演唱融為一體,具有相當的技巧和豐富的深度。據史料記載,每年十月秋收后,古朝鮮都隆重地舉行“祭天”儀式,人們“盡夜飲食歌舞”,感謝上天的恩賜,歡慶豐收。因此這種舞蹈也稱“農樂舞”,而象帽舞是其中的至高表現形式,表現出整個“農樂舞”當中的至高技巧和至高興奮點。
甩象帽是象帽舞的基本動作,也是它表演技巧的獨特之處。表演時,舞者以頸項的力量頻頻搖動頭部,甩象帽動作花樣翻新,含“平甩象”、“左右甩象”及“主甩象”和“抖露珠象”等,能夠邊甩邊跳躍,表演出“甩象跨步”和”俯身甩象”等高難動作,帶動帽子上的飄帶形成線條流暢的一幅幅動態圓環,帶給欣賞者一種賞心悅目的審美感覺。
象帽的特殊制作工藝決定了象帽舞的表演方式。至早時象帽由鋸成一半的葫蘆制作而成,將一個木棒插于其底部,然后用牛皮繩綁上長長的窗戶紙固定在木棒上。目前,舞者頭上所戴的帽子種類繁多,大多由硬塑制成,其彩帶也演變為一種“玻璃紙”,因特點不同而分為長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線象帽、羽象帽、火花象帽等。長、中、短象帽因其彩帶的長短不同而得名,短者僅1米多,長者達12米,目前至長者已有28米。其它的則因彩帶、帽子的材質和裝飾不同而得名,如羽象帽是將10根白鷺羽毛捆在一起,扎在象帽尖頂上形成甩動的帶子而得名;火花象帽則是在長帶子上綁上了幾十個螢火蟲,表演時仿佛螢火蟲上下飛舞,極為絢爛奪目。
青島演出服www.jifenghuang.com
青島演出服租賃www.086paper.com
青島演出服定做www.0532xk.net
青島舞蹈服www.0532xk.com
青島舞蹈服定做www.wudaofu532.com
青島舞臺服租賃www.wudaofu123.com
青島印刷廠www.yinshua126.com
青島印刷www.yinshua53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