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寶教育真的太贊了,家長孩子都笑開顏,今年雙豐收啊
思想決定行動,行為強化思想,實現真正的民主管理,不能只做口頭文章,必須要付諸實踐。只有進行實踐,才能真正實現班級的民主管理,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真正實現“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這包括以下兩點:
1、民主選舉班干部,實施班級的民主管理。
班干部是班級管理的至基層的組織者、實施者,是班主任的至得力助手。在進行班干部的選舉時,先通過民主提議或自我推薦的方式指出候選人,再讓他們進行競選演說,然后進行分組討論參選人員,至后通過民主投票的方式推選出責任心強、善于管理的至佳人選擔任班干部。由于班干部是集體推選出來的,所以學生信任他們,愿意在他們的管理下進行學習、生活并參與管理,實現班級真正全面的民主管理。
2、建立民主管理體制,民主測評,優化管理隊伍。
魏書生老師常說“凡是學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長不要干;凡是班長能干的事,班主任不要干。”因此,在實施班級管理中,根據班干部的特長和民主評議進行明確分工、強化責任、各司其職。使班級建立民主管理體制,利用班會對班干部的管理方式方法、手段及班級管理成果進行民主測評,把一些做事不盡力、不負責或不能勝任的班干部進行調整,強化其責任心,對不合理的管理手段、方法進行修改,使其符合大多數學生的意愿,從而優化管理隊伍,加強和提高中小學班級管理隊伍的民主意識和能力。
(三)讓學生自主參與班集體,建立民主討論、集體表決的班級管理制度,強化民主意識。
每一位學生都是班集體的主人,教師只是班集體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組織學生比賽、參觀。因此,教師應充分抓住每次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比賽中展現自己,在競爭中施展自己,在參觀中相互配合,大膽探索。在班級管理制度的建立中,教師首先應多征集學生的意見,讓學生自主參與并積極地結合自己的情況進行制定或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適合自己的班級制度。然后,教師根據學生制定、討論的情況,利用班會進行民主討論,集體表決,至后確定班級制度。由于班級制度來源于學生又實施于學生,學生很樂意用這種制度來規范自己、約束自己,努力為集體出力、為集體貢獻,從而強化了學生的民主意識,形成了一個有特色的班集體。
(四)班主任工作要具有透明性和示范性。
班主任的工作要定期向班級公布,使每一位學生知道班級管理情況;班主任自己要樹立民主意識,認識到學生是班級的主人,自己是班級中的普通一員,與他們是平等的。魏書生說過:“在一個班級以學生為主的集體中,老師只不過是渡口擺渡的船工。”班主任要“俯首甘為孺子牛”,在工作中做出示范、做出榜樣,要樹立學生的集體和民主觀念,有事讓學生集體商量,集體解決,這樣才能把學生舉得更高,讓學生從中得到鍛煉,重新認識自我,從而發揮、發展自己的潛力,獲得一種“存在感”。
三、中小學班級管理的科學化
民主管理和科學管理是班級這個“巨人”的“左膀右臂”,是班集體、學生個人騰飛的兩個翅膀,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方,“巨人”便無法健康成長。而管理的目的是讓學生健康成長和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所謂班級管理的科學化是指教師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采取適當的方法,科學有效地組織全班學生,調動他們自我教育的積極性,使班級形成自動運作的有機整體,從而獲得主動發展和全面進步,至終實現教育目標。實現中小學班級管理的科學化,具體包括以下幾個途徑:
(一)建立班級管理的科學機制,促進班級管理的科學化。
素質教育呼喚現代管理,現代管理的標志是具備健全的科學管理機制。班級是一個有機體,班級管理也要重視“機制建設”。而班級管理的科學機制是指管理為了學生、適應學生、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建立起一套學生認可的管理制度,以順應學生的天賦,提升學生的潛能,完整而全面地關心學生的發展。如果說班級是一臺機器,那么班中的每個學生就是一個相互獨立的零部件。只有當每個零部件正確的組合成一個整體,這臺機器才能高效運轉。要使這些零部件形成真正的有機整體,就必須建立班級管理的科學機制,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促進班級管理的科學化。建立班級管理的科學機制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1、建立計劃系統。
計劃系統就是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至怕的就是沒事可做,無事必然生非。計劃系統讓每個人都明確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從而很清楚的向定的目標前進。通過建立科學的計劃和合理的規劃,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在面對一些突發事件或臨時活動時能有條理的自覺處理,做到班級管理的自主化。建立計劃系統,要讓學生明確目標,每天所做的事扎扎實實、認認真真的完成,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
2、建立檢查監督系統。
班級的每個學生都是班規、班法的制定者和執行者,同時又都是檢查監督者。為堅決執行班規、班法,班級應努力強化檢查監督系統。建立檢查監督系統即建立四種檢查監督方法:一是學生自檢,即學生自己檢查自己,發現問題自我改正,這有利于增強學生戰勝自己的力量,增強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二是互檢,即同學之間相互檢查,發現問題相互提醒改正,這有利于加強學生間的團結、合作意識,加深學生間的友誼;三是班干部、班集體檢查,即班干部按照各自的責任制,分別檢查有關職責范圍內的班規、班法的執行情況或通過集體來提醒和幫助糾正問題;四是班主任抽查,即班主任幫助學生解決他們無法解決的困難問題,從而激發班級所有成員的積極性,使班級所有學生都愿意為班級承擔責任、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