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洗劑的原理和作用
助洗劑的作用是提高洗滌效果、改善使用性能、提高商品價值.助洗劑配入洗滌劑后能顯著提高去污性能,使表面活性劑活性組分濃度可降低,故而亦稱洗滌強化劑或去污力增強劑及增潔劑等.大致可分如下幾類:
(1)螯合劑。洗滌過程中先于洗滌成分與水中鈣、鎂硬金屬離子贅合使水軟化,節省洗滌成分,避免在織物上留下污垢沉淀物,使被洗物保持鮮艷的一類物質,稱之為螯合劑。如三聚磷酸鈉,在液體洗滌劑中使用有機整合劑,如氧聯二醋酸鈉、梭甲基丙醉二酸鈉、氮川三醋酸鈉、乙二胺四醋酸鈉。
為了在洗滌用品中不用或少用三聚磷酸鈉,以防水質富營養化。在洗滌劑中加合成沸石,使硬金屬離子與沸石中鈉離子發生交換,使水軟化。
(2)無機鹽。除三聚磷酸鈉以外,洗滌劑中常加硅酸鈉.具有緩沖作用,懸浮、乳化作用,緩蝕作用等.加入碳酸鈉提高堿性,但用量不宜超過10%,洗滌絲、毛不適合加入碳酸鈉。加入琉酸鈉主要是作為填充劑,增加粉狀洗滌劑的固體物含量,降低成本。也有一定助洗作用。
洗滌劑中加入過氧酸鹽,如過硼酸鈉、過碳酸鈉,在適當洗滌條件下,可以釋放出初生態氧,是良好的洗滌漂白劑。
(3)抗污垢再沉積劑.竣甲基纖維素鈉鹽(CMC)是洗滌棉織品的至好的抗污垢再沉積劑;聚乙烯毗咯烷酮(PVP)是洗滌合成纖維織物和洗滌用樹脂處理過的棉纖維織物的良好的抗污垢再沉積劑。另外,低分子量的烷基丙烯酞胺與乙烯醇的共聚物或聚乙烯醉等水溶性高分子,也可用作抗污垢再沉積劑。
(4)酶制劑。洗滌劑中加酶可將一些難溶的污垢轉化為可溶的降解物,從而提高洗滌效力。例如,蛋白酶作用于血潰、肉汁、牛奶等蛋白質污垢,生成易溶解的氨基酸;淀粉酶能將淀粉轉化為糊精;脂肪酶能分解油脂.酶制劑對其他助劑敏感,對洗劑的洗滌條件和制備工藝有一定要求。
(5)熒光增白劑。熒光增白劑可吸收紫外光轉變為可見光,作為熒光發射出來,使洗滌后的織物增加了白度和亮度。常用的熒光增白劑是蔑或香豆素的衍生物。
(6)助溶劑(增溶劑).短鏈的烷基磺酸鹽、尿素等不僅用于重垢液體洗滌劑使全部組分保持溶解狀態,而且也用于粉劑制備中降低料漿枯度,甚至輕垢洗滌中也加此類助溶劑以降低濁點。
(7)殺菌劑與抑菌劑.常溫洗后的衣物不僅有被病菌感染的風險,而且洗滌中非惡性細菌或霉菌還可能遺留下來,并會產生非優氣味。所以通常加殺菌劑或抑菌劑.如三澳水楊酸替苯胺,雙酚型抗菌劑,尼泊金酷殺菌防腐劑,以及季按鹽類等。
(8)抗靜電劑和織物柔軟劑。作為改進織物手感和降低織物表面靜電干擾的柔軟劑和抗靜電劑,通常使用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但一般不能與家用洗滌中廣泛使用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復配,所以此類物質需在織物洗滌和漂清之后再將其加于洗浴中或在洗衣機機洗時分步使用,與陰離子洗滌劑相互配伍的柔軟抗靜電劑是近年才實現的,這種柔軟劑與洗滌劑一起可使洗浴兼有洗滌、柔軟和抗靜電效果,免去了分步操作。
(9)香精。香精加入洗滌劑雖然不以增加去污力為目的,但香精常溫下通過分子擴散引起人們的快感,無論在洗滌過程和洗滌后聞到香味,都會感到優雅和舒適,尤其是香波和沐浴液,對香精的要求相當嚴格。
(10)其他。洗滌劑檔次越高加入的助劑越多、越高效。例如在個人衛生用洗滌劑中加保濕劑,加防止紫外線對皮膚傷害的紫外線吸收劑。廚房用硬表面清洗劑(爐灶或炊具等)中添加摩擦劑;為營養皮膚,保持皮膚細膩、柔軟,在浴液中添加維生素及各種天然營養源萃取物等。
洗滌劑中表面活性劑與各種助劑的復配應產生協同作用,成功的配方是一門學間,更是一門藝術。通用咨詢熱線:4008856638 QQ:2853769177(通用索取干洗店投資方案)。
推薦:http://ganxi.jschina.com.cn/shebeijg/
更多閱讀:干洗設備
上海市寶山區滬太路4361號
4008856638
28537691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