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資訊]主題:建筑節能 發布者: 鄧先生
04/17/2012
Visit:265 ,Today:1
國家提倡電線產業發展環保電纜
【中國保溫節能材料門戶】據統計電線電纜產業,每年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高達幾百萬噸,還有那些長期存放的電纜產品,約10%左右會成為廢棄物。在材料循環利用上,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的再利用率僅為3%左右。電纜生產在高溫條件下加工和使用各種化工原材料,整個產品壽命周期中都會對環境產生副面影響,而且不少電纜是相當嚴重的污染源。在制造過程、使用及廢棄處理時會產生大量對環境有害的二惡英、重金屬、鹵素等。PVC電纜料含有氨,雖然阻燃,一旦燃燒就會產生氯化氫和鹵化氫等毒性氣體,同時又會產生大量濃煙,危害人體安全。電纜報廢難以處理,埋入地中,鉛穩定劑在地下擴散潛伏,造成環境危害,生態破壞。這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而且極大浪費了資源。
針對電纜生產中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我們在生產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要切實踐行“綠色”生產理念,多關注原材料的循環可持續利用,減少能耗和污染,提高電纜材料再利用率。因此,生態環保電纜的開發生產就提到了所有電纜生產企業的重要議事日程上,成為企業生存的內在要求,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客觀要求。
所謂環保電纜,是指使用生態材料或綠色節能材料制造加工,不對生態環境、經濟社會和人體產生危害,用于通信、信息傳輸、電能傳導的線纜。
主要具有幾方面的特征:
1.不含有鹵素、不含鉛、鎘等重金屬、不污染環境。
2.安全、阻燃、燃燒時產生的有害氣體少,發煙量小。
3.可再生利用,廢棄時不對環境產生危害,不會有二惡英等致癌物質擴散。
4.不改變產品所具有的物理性能和使用特性。
近年來,美國及日本等國家對與電線電纜有關的公害十分重視,政府不僅對線纜制造過程的排放物進行嚴格限制,而且對報廢線纜的處理實施全面監控,迫使廠商采用環保材料取代傳統材料,制造環保型線纜。上述各國的相關規定中都明確表示產品必須符合低毒、阻燃、燃燒時發煙量低、不產生或少產生腐蝕性氣體和有害鹵素氣體、不含鉛等重金屬、不污染土壤、耐熱溫度高、廢舊電線電纜材料可回收使用等標準,尤其是對產品的安全性、無毒性等指標格外重視。各種類型、各種用途的電線電纜,如高低壓電力電纜、控制電纜、通信電纜、船用電纜、高頻同軸電纜、光纜,以及配套的包帶、接頭、終端等都已廣泛使用環保型產品,非環保型電線電纜已在這些領域市場中所剩無幾。
歐盟指令的實施客觀上促進了我國電線電纜行業的技術改進和產品結構的調整,迫使我國電線電纜行業要以"綠色"為生命,制造環保性產品,以更高的水平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隨著歐盟RoHS指令實施期限的逼近,電線電纜行業將會掀起"綠色浪潮"。專家指出,在這關鍵時刻,誰的產品更"綠色",誰就將獲得至大利益。電線電纜生產企業應盡快采取措施,加快自主創新步伐,快速提高迎戰國際競爭的能力,積極應對新市場的挑戰。
早在1998年,北京市供電局就頒文規定,在其所轄系統禁用PVC電纜;2001年我國有關部門頒布了光纜用低煙無鹵材料的相關標準;從2002年底開始,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大型公共活動場所,禁止使用PVC等非環保性電纜產品;2010年,上海世博會也使用環保性電纜產品。
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我國建筑、交通、通訊、供電等部門對應用環保性電纜也將有所偏重。從國家頒布的規定中不難看出,使用環保性產品將成為大勢所趨,開發綠色環保性電線電纜已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
要生產環保型電線電纜產品,必須從源頭抓起,并在生產過程中自始至終地堅持避免有害物質的產生。綠色電線電纜產品是循環經濟的載體,實現產品的綠色化,關鍵是從設計開始。綠色設計或生態設計是以環境為核心,利用產品全生命周期評價技術,將當代設計方法中眾多的局部設計方法統一為一個整體,以達到整體至優。我國的電線電纜行業,在生態設計方面還是剛剛起步,政府有關部門和地方機構已做出了相關的規定。
對于企業來說,需要進一步創新理念,勇擔責任,以發展和戰略的眼光,不遺余力地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從而以節能、環保的綠色電力和能源,促進和推動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要堅持科技創新,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逐步轉變經濟增長模式;要踐行“綠色”生產的理念,持續提高電纜材料循環再利用率;要選擇合適時機,逐步介入或涉足新能源市場投資建設領域;強化內部教育和管理,增強全員節能、環保和綠色意識。
發展環保電纜,技術是關鍵。各大線纜企業要結合電線電纜行業產品現狀,拓寬開放的科技視野,整合信息資源,著眼于中長期戰略技術的儲備,不遺余力地推動技術創新,開發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同時,瞄準國際、國內大市場,加大產、學、研的合作力度,加快科技資源的共享,充分吸納和利用國際、國內的創新資源,使企業在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方面,走出新路子,邁出新步伐。
更多低碳節能資訊:保溫材料網www.bwjnw.com
www.bwjnw.com/
最后更新: 2012-04-17 17: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