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優寶教育18中高考碩果累累家長學生喜出望外
在此基礎上,我把全班同學分成八個小組,每組設有組長(小組活動的組織者)、記錄人(小組活動成果的書面記錄者和本組獎懲情況的記錄者)、紀律協調員(保證小組活動順利進行的紀律監督者)、衛生監督員(本組衛生情況的檢查監督者)、資料保管人(本組搜集到的各種資料的管理者)等職位,并且定期輪換。我還向魏書生老師學習,大到監督班委會,小到每塊玻璃的承包,把班級的各項工作都分配到人,實行責任到人。因此,即使有時我不在,也能按部就班,正常開展工作。因為學生在班集體中充當了滿意的角色,就會有主人翁的意識,關心愛護集體的榮譽。今年6月,我去烏蘭浩特市參加語文教師課堂教學大賽,在這一個多星期的時間里,學生自主管理,學習活動井然有序,受到了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好評,
(4)制定行為規范
大家都知道,在“志當存高遠”之后還有一句,就是“行須始足下”,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大事須從小事做起。無有規矩,不成方圓。初一建班不久,我便和同學們不斷協商,幾經探討,反復斟酌,確立了當時班級中至重要的兩個文件《遠志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遠志班小組活動規則》。前者對校規校紀進行了充實,對學生的日常行為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有利于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后者是對新課程倡導的小組合作學習的補充和解釋,使之具體化,更加直觀、清晰。
(5)《班級日記》
《班級日記》每天由值周班主任輪流填寫,力圖使學生對班級的教育產生認同感,心甘情愿地接受班級的教育,并能培養學生自律能力。內容沒有太多限制,可以是學生也可以利用它對班級管理方面提出建議、意見或評論等;可以是一天班級情況的總結;也可以是參加學?;顒拥倪^程,是班上哪一位同學請假的記錄。在家長會上讓家長們自由翻閱,讓家長了解班級的具體情況。填寫《班級日記》的同學呢,不就是一個全面受教育的過程嗎?“為什么你培養出那么多優秀學生,卻教不好我!”近期,這句教師子女之痛讓很多人心酸。
一份針對全國21個省、直轄市的29名省級高考狀元調查報告顯示,來自教師家庭的狀元至多。而另一份中國基層教師子女教育調研報告也顯示:教師相對于其他職業的父母,對教育子女方面更有優勢。
“一線教師子女難成精英”?這似乎不能服眾。
一線教師教育子女有優勢——大數據篇
一份針對全國21個省、直轄市的29名省級高考狀元調查報告顯示,來自教師家庭的狀元至多,其中母親職業占比教師至高,父親當老師的比例也進入前三名。
老師教不好自家孩子?調查顯示:教師子女狀元多
老師教不好自家孩子?調查顯示:教師子女狀元多
一份由7位有教育學、統計學、心理學等學科背景的北京師范大學學生,以江西某地區教師為樣本的調研中顯示:
1,教師更重視家校合作,對孩子正面教育
“家校合作”是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與家長之間相互合作,及時溝通孩子的教育情況有助于孩子的發展。
從事教師行業的教師也深諳與孩子的老師溝通孩子的學業情況的重要性及其對孩子發展的意義,即在子女教育方面形成家長與教師之間雙向互動的循環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