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庫]主題: 鍍硬鉻常見故障排除-上海新增 ... 發布者: 鍍硬鉻廠家
06/01/2018
Visit:37 ,Today:1
鍍硬鉻常見故障排除-上海新增
鍍硬鉻是一種傳統的表面電鍍技術,已經應用長達70多年。鍍鉻層硬度高、耐磨、耐蝕并能長期保持表面光亮且工藝相對比較簡單,成本較低。長期以來,鉻鍍層除了作為裝飾涂層外,還廣泛作為機械零部件的耐磨和耐蝕涂層。電鍍硬鉻鍍層技術常常用來修復破損部件。
鍍硬鉻常見故障排除
一、鍍層粗糙
1.工件基體表面粗糙:鍍硬鉻的工件鍍前表面粗糙度值應低于Ra0.2μm,所以鍍前應進行多次磨光或精磨加工,已得到較高的表面光亮度。表面越光亮平滑,鍍層也越細致光亮。
2.電流密度過大:應精確計算工件的受鍍面積,在一定的溫度下,選擇適當的陰極電流密度電鍍,防止電流密度過大。
3.工件距離陽極太近或工件凸起部位未安裝保護陰極:適當增大陰、陽極之間的距離,工件的凸起部位應安裝合適的保護陰極。
4.鍍液不清潔,有機械雜質:應定期過濾鍍液,保持鍍液清潔——鍍化學鎳廠家友情指出!
二、鍍層厚度不均勻
1.工件懸掛位置不適當,各部位與陰極距離不均等:調整工件在鍍槽中的懸掛位置,根據工件形狀安裝合適輔力陽極及保護陰極。
2.陽極分布不均勻或陽極長短與工件受鍍面不協調:合理布置陽極,陽極長度應比陰極稍短些。大工件可采用不同長度的陽極相間懸掛,以使電力線能在工件受鍍面上均勻分布。
3.某些陽極不導電或導電非優:檢查陽極導電情況,對不導電的陽極應取出刷洗干凈,并清洗掛鉤,使之導電良好。
4.鍍液分散能力差:化驗鍍液成分,根據分析結果,調整鍍液,使之達到工藝范圍內。
三、低電流密度區鍍不上鉻
1.沖擊電流過小:加大沖擊電流后施鍍,并適當延長沖擊鍍的時間。
2.陽極處理時間過長,或階梯式給電小電流時間過長:適當縮短陽極處理時間,一般工件控制在15~30s,或不進行陽極處理。工件預熱后,用大于正常電流密度2倍的電流密度沖擊鍍2~5min,然后在恢復到正常電流密度施鍍。采用階梯式給電方式時,應在3~5min內升至正常的電流密度。
3.鍍液中琉酸含量過高:化驗鍍液,根據分析結果補加鉻酐或加入碳酸鋇除去多于的琉酸根,使之達到工藝范圍之內。
四、鍍層結合力不好,鍍鉻層在磨光時產生剝離現象
1.鍍前處理非優:加強鍍前處理,務必將油、銹去除干凈,保證工件表面沒有油污、銹斑或氧化皮。
2.工件預熱時間過短:適當延長預熱時間,對于薄壁工件預熱3~10min,對于大工件預熱5~15 min。
3.鍍液溫度過低,電流密度過大:檢查鍍液溫度,將鍍液溫度提高至工藝范圍上限工作。并適當降低電流密度,嚴格控制在工藝范圍內,防止電鍍過程中電流密度陡增。電鍍過程中不可過多加入冷水,以防鍍液溫度陡降。
4.鍍后除氫處理不及時或不徹底:鍍后工件至好在4h內進行除氫處理,根據工件大小選用合適的除氫溫度和保溫時間,以保證除氫效果。
我司產品:
鍍鋅鎳合金 www.shxinzeng.cn
www.shxinzeng.cn
最后更新: 2018-06-01 09: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