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對白蠟蟲的研究、利用現狀及發展趨勢
白蠟蟲由于其特殊的用途,引起了國際上廣泛注意。國外至先報道我國培育白蠟蟲生產白蠟情況的是 1651 年英國人特里高爾特 Trigault,N.,并把這一信息傳至歐洲。1848年法國昆蟲學家沙畹 Chavannes,M.A.[20]把中國白蠟蟲鑒定為蠟蚧www.hnmiaomu8.com 屬 Coccus 的一個新種,定名為 Coccus pela。隨后的 1858 年另一名法國昆蟲學家古埃潤 Guerin[21]將白蠟蟲學名訂正為 Ericerus pela (Chavannes),沿用至今。1853 年英國人洛克哈特 Lockhat, W.把中國白蠟蟲和白蠟帶回英國研究,引起了英國政府的重視。英國政府于 1882~1884 年期間曾派駐華領www.bmhtmp.com事何西 Hosie,A.三次到云南、貴州、四川等地調查速生白蠟蟲繁育、產蠟的情況,并寫出專題報告。日本昆蟲學家佐佐木 Sasaki C.、矢野 Yano S.、桑名 Kuwana I.、甲田健之助等[22~25]對白蠟蟲的生物學、生態學習性進行了研究,先后發表了研究論文,詳細地描述了www.zgmghf.com白蠟蟲的形態、生態特征和生活習性、人工飼育、寄主植物、天敵及經濟價值等內容,并在其著作《日本介殼蟲圖說續集》中作了記載。福田浩 Fukuda H.等[26]對白蠟蟲的天敵蠟蚧長角象進行了深入研究,訂證了蠟蚧長角象 Brachytarsus niveovariegatusRoelfs,并把屬名改為 Anthribus,分兩文在《學藝雜志》上發表了“關于白蠟蚧長角象
的生態學研究”。美國人費里斯 Ferris,G.F.[27]在“采自中國的介殼蟲”的報www.fatongs.com告中也記述過白蠟蟲。原蘇聯人但澤格等[28,29~30]描述了白蠟蟲在原蘇聯濱海地區的分布、生活習性、寄主植物及天敵等內容,并論述了在黑海邊的哈薩克亞熱帶地區引種馴化的前景。沙拉波夫[31,32]敘述了獲得中國白蠟的實踐經驗。近代,日本著名昆蟲學家梅谷獻二、何合省三[33]詳細描述了中國白蠟的傳統生產方法。國外對白蠟蟲的研究,以日本至為深入,在白蠟蟲的形態特征、生物學特性、生態習性、寄主植物和天敵分類方面作過很有意義的基礎研究,主要成果在www.baipisong8.com白蠟蟲生活習性和天敵分類的研究上。
白蠟蟲由于其特殊的用途,引起了國際上廣泛注意。國外至先報道我國培育白蠟蟲生產白蠟情況的是 1651 年英國人特里高爾特 Trigault,N.,并把這一信息傳至歐洲。1848年法國昆蟲學家沙畹 Chavannes,M.A.[20]把中國速生白蠟蟲鑒定為蠟蚧屬 Coccus 的一個新種,定名為 Coccus pela。隨后的 1858 年另一名法國昆蟲學家古埃潤 Gu′erin[21]將白蠟蟲學名訂正為 Ericerus pela (Chavannes),沿用至今。1853 年英國人洛克哈特 Lockhat, W.把中國白蠟蟲和白蠟帶回英國研究,引起了英國政府的重視。英國政府于 1882~1884 年期間曾派駐華領事何西 Hosie,A.三次到云南、貴州、四川等地調查白蠟蟲繁育、產蠟的情況,并寫出專題報告。日本昆蟲學家佐佐木 Sasaki C.、矢野 Yano S.、桑名 Kuwana I.、甲田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