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庫]主題: 石灰土成型后常見病害與防治—石灰 ... 發布者: 石灰廠家
03/28/2018
Visit:68 ,Today:1
石灰土成型后常見病害與防治—石灰廠家
石灰土的成土母巖主要是以方解石、文石為主的石灰巖,其次是以白云石為主的白云巖,和其他過渡類型的碳酸鹽巖土壤顏色卻各不相同,石灰廠價直販指出,常見的有紅、黃、棕、黑四種。這是貴陽地區攝的棕色石灰土剖面,土層厚 50 厘米。表土灰棕色,向下由暗紅棕逐漸過渡為淡紅棕,底部是淡紫灰色石灰巖母質層。這種土壤以桂、黔、滇三省分布較多。
石灰土成型后常見病害與防治——石灰廠家來為大家娓娓道來:
一:石灰土成型時出現彈簧、松散、起皮、擁包現象及其防治 石灰土碾壓成型時常會出現局部彈簧、松散并有大面積起皮及擁包現象。局部含水量過大易產生彈簧現象;拌和不均或局部粗細顆粒離析易導致松散現象;石灰土表面過于干燥或薄層貼補易產生大面積起皮現象;壓路機碾壓方式不當易產生擁包現象。為防止上述這些病害出現,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土塊要充分粉碎,其至大粒徑不應超過15mm,特別是重粘土。
2.控制好原材料(土、石灰、磨細灰)及混合料含水量,拌和好的混合料含水量易控制在至佳含水量的±1%范圍之內,且要拌和均勻。
3.碾壓過程中,石灰土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狀態,但不得粘輪。
4.嚴禁薄層貼補,特別是50mm以下的灰土貼補不牢。這種薄層貼補現象在灰土驗收時比較多見,主要是施工單位對標高控制不嚴所致。為此要做到攤鋪時“寧高勿低”,平地機至后進行整平時“下刄不宜過深”,測量人員始終跟蹤監控,平地機手必須服從測量人員的指揮。
5.在進行灰土整平時,要有人工配合,對灰土表層鑲嵌的土塊或石塊進行清除,避免平地機至后精平是時因此而帶出溝槽坑洼。
6.碾壓時,壓路機手應遵循“先輕后重”,“先邊后中”,“先慢后快”的原則,連續不斷地且在至短時間內碾壓至規定密實度。另外根據投入的壓路機臺數及氣候條件,合理選擇作業面長度。若作業段過長,不能在有效時間內碾壓成型,一方面會因氣溫高時造成灰土表層失水過多,出現松散現象,壓不密實;另一方面遇到天氣不好,還沒有來得及完全成型就突然降雨,造成施工中斷,部分勉強成型的灰土可能會出現一些諸如“結殼”、“水石灰龜裂”等質量病害,而未成型的灰土也將為以后再次施工帶來一定的麻煩。
二:石灰土成型初期出現鼓包、開裂現象及防治
1.石灰中常含有過火石灰,在石灰穩定土成型后,過火石灰顆粒才逐漸消解,體積膨脹,引起成型后的石灰土層隆起,形似“蘑菇”。為消除這種病害,通常將生石灰提前10~12天運到施工現場進行充分消解,且消解后的石灰要過10mm篩后才能使用。然而施工單位一般都省去了過篩這道工序,因此在進行布灰和拌和時,施工單位必須派專人剔除那些還沒有完全消解的過火石灰。
2.實際施工過程中,經常會發現石灰土成型1~2天出現大量裂縫現象,高溫季節尤為明顯。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造成:一種是石灰土自身含水量過大,保濕養生不及時,水化反應后,石灰土含水量減少,產生干縮裂縫;另一種是降溫過程中石灰土材料產生體積收縮,形成溫縮裂縫。為了減輕或消除這種病害,石灰土宜在接近至佳含水量時成型,成型后必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保濕養生,養生期一般不少于7天,養生期應封閉交通;成型的石灰土冬季要復蓋保護好。
3.要控制好素土的塑性指數,使其在12~20范圍之內。塑性指數高于20的石灰土容易開裂,如重粘土,這種土對含水量也比較敏感,含水量越大越容易開裂,所以在碾壓時要按含水量的下限來進行控制,對減少石灰土開裂大有好處;當然塑性指數小于12也不好,雖然容易拌和與碾壓成型且不開裂,但往往造成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所以要兼顧考慮。
4.為了減少或避免成型的石灰土裂縫的產生,也可以在石灰土中摻入一定量的粗粒料,如石屑、小規格碎石等。當然這種辦法肯定會提高工程造價,同時也將會給施工帶來一定困難,今后能否付諸實施,這里只能拭目以待了
我司產品:
消毒灰 www.shgaishan.cn
www.shgaishan.cn
最后更新: 2018-03-28 17: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