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信息]主題: 菲牛蛭的生物特征及生活習性 ... 發(fā)布者: 山東神農水蛭養(yǎng)殖
12/17/2012
Visit:61 ,Today:1
菲牛蛭的生物特征及生活習性
水蛭俗稱螞蝗,民間又稱螞鱉、內鉆子等。水蛭環(huán)節(jié)動物蛭綱(Hirucina)的統(tǒng)稱。分為日本醫(yī)蛭、寬體金線蛭(目前推廣單位又稱其金錢蛭)、茶色柳葉蛭等。
一、1.日本醫(yī)蛭,又名醫(yī)用蛭,體狹長銷扁,略呈圓柱形,體長3-5cm,寬0.4-0.5cm(固定),背面綠中帶黑,有黃色縱線5條,腹面平坦,灰綠色,無雜色斑紋。體環(huán)數(shù)103,環(huán)帶不顯著,占15環(huán),雄生殖孔在31-32環(huán)溝間,雌孔在36-37環(huán)溝間。眼5對,列成弧形,體前端腹面有一前吸盤,食道縱褶6條,鄂3片,半圓形,鄂齒發(fā)達,后端腹面有一后吸盤,碗狀,朝向腹面,肛門在其背側。生活于水田及沼澤中,吸人、畜血液。行動敏捷,能作波浪式游泳和尺蔓式移動,春暖時即活躍,6-10月為產卵期,冬季墊伏。再生力很強,如將其切斷飼養(yǎng),能由斷部再生成新體。
2.寬體金線蛭,體長大,略成紡錘形,扁平,長6-13cm,寬0.8-2cm。背面通常暗綠色,有5條細密的黃黑色斑點組成的縱線,背中線一條較深,腹面淡黃色,雜有許多不規(guī)則的茶綠色斑點,體環(huán)數(shù)107節(jié),環(huán)帶明顯,占105環(huán),雄性生殖孔在33-34環(huán)溝間,雌孔在38-39環(huán)溝間,眼與日本醫(yī)蛭相同,前吸盤小,鄂齒發(fā)達。生活于水田、河流、湖沼中,吸食水中源游藝機動物,小形昆蟲,軟體動物的幼蟲及泥面腐殖質等。
3.茶色柳葉蛭,又名小鱉,體較寬羅金線蛭略小,呈柳葉形,扁平,背部棕綠色,有5條細密的綠色斑點組成的縱線,腹面淺黃色,甚平坦,散布不規(guī)則的暗綠色斑點,其它與寬體金錢蛭相似。
二、1、水蛭喜歡在石塊較多、池底及池岸較堅硬的水中生活,這聚集在沿岸帶的淺水生的植物上或岸上的潮濕土壤或草叢中,這些植物為它們提供了固著的實體,也提供了防御的場所。
2、冬季來臨,氣溫低于10℃以下時,醫(yī)蛭類開始進入水邊較松軟的土壤中越冬,潛伏的深度一般為15~25厘米。氣溫10℃~13℃時開始出土。通常在不到11℃的水體里水蛭不能繁殖。如把它放在43℃熱水里它就要離水外逃,水溫升至45.5℃時,水蛭沉底蜷曲,48℃時死亡,放回清水也不會再活。
3、醫(yī)蛭和金線蛭的卵繭通常產在含水量為30%~40%的不干不濕的土壤中,土壤的透氣性要求良好。土壤過濕,易板結不利透氣;土壤過干,易使蛭繭失水,均不利于孵化。
4、水蛭對水的pH值(酸堿度)的適應性也是很廣的。醫(yī)蛭、金線蛭等許多常見的蛭類通常可以同時在pH值4.5~10.1這樣廣的范圍內長期生存,因此,蛭類是一種廣酸性動物。
5、大多數(shù)水蛭能長時間忍受缺氧環(huán)境。在氧氣完全耗盡的情況下,醫(yī)蛭可存活3天,黃蛭可存活2天。
水蛭的食性:
不同的蛭類其食性不同。在上述三種藥用水蛭中,日本醫(yī)蛭以吸食脊椎動物的血液為主,包括的吸食對象有:人、家畜、蛙類、魚類等。寬體金線蛭、茶色蛭主要吸食無脊椎動物的體液或腐肉,如河蚌、田螺、蚯蚓、水生昆蟲、水蚤等,有時也吸食水面或岸邊的腐殖質。養(yǎng)殖過程中要因地制宜地選喂合適的食物。
www.sdshuizhi.com
最后更新: 2012-12-17 16:19:07